组织建设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康向阳教授事迹

[发布日期:2012-04-13 点击数: ]

康向阳是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生物技术系主任,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认真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模范做到“五带头”,在其从事的林业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中辛勤耕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开拓创新,育种技术辟新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些从事常规育种的学者们开始将注意力投向热门的分子领域,而康向阳教授依然坚持当初选择了的“倍性育种”方向。也正是由于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坚持,才有了随后的诸多研究突破和国家发明专利的诞生。

近二十年来,康向阳教授一直致力于林木多倍体选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包括:攻克了杨树染色体镜检技术难关,发现首例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突破了花粉染色体加倍诱导白杨三倍体的一系列难题,建立了2n花粉途径选育白杨三倍体的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杨树大孢子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即时判别方法,实现了大孢子染色体加倍技术途径的实用化;发现了授粉后施加理化处理高效诱导白杨三倍体的新途径,证明其细胞学机理为胚囊染色体加倍,并提出了高效、稳定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技术方法;发明了“树木高温加倍器”,突破不能离体处理的高大乔木树种进行高温诱导配子染色体加倍选育多倍体的技术障碍;将白杨染色体加倍技术引入青杨、杜仲多倍体育种,于世界上首次人工诱导获得青杨杂种三倍体、四倍体,以及杜仲杂种三倍体;发明了“一种直接鉴定高等植物DNA同源重组的方法”,解决了从DNA水平直接观测高等植物同源重组以及判断是否有异源双链DNA形成的技术难题等。有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林木育种科技进步,也为林木多倍体新品种选育以及进一步开展林木多倍体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2部;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含SCIEI收录1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作为主要育种人选育出一系列三倍体白杨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项,其中第一完成人9项。

二、心系学生,教学改革敢争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他主讲国家精品课程《林木育种学》等课程,教学评价一直保持优秀,多次被学生推选为最受爱戴的教师。

康向阳老师认为,只要有适宜的条件,每朵鲜花都会盛开,教育就是要创造让人生鲜花盛开的条件。在日常教学时,他努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早日成才。在教学过程中,康老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及时根据学科发展更新教学内容,采用设疑、释疑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康向阳老师喜欢把自己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分享。他注意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思考,并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告诉大家,促进同学创新思维培养和能力养成。

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欠缺等问题,康老师改革以往 “按方抓药”式的模拟或验证性实验教学,在实验课中坚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由于这种开放式实验没有提供实验操作步骤,在考核目标的驱动下,学生会自觉地主动查找资料,向相关老师请教,围绕实验目的思考,形成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自己动脑、动手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育种过程,并体会解决问题的艰辛与收获成果的快乐。与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相比,康向阳教授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积极配合学生的实验需求,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康向阳教授针对林业一直被视为艰苦行业,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对专业不满意,学习动力不足,少数甚至有抵触厌学情绪等问题,注意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如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院士、朱之悌院士等在作物杂交育种和林木多倍体育种方面的贡献,用典型人物和事例,与同学们一起体味育种科研艰辛而又充满期待的求索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新品种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专业兴趣养成;而课后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尤其是注意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一些有专业情绪的学生甚至因此而选择报考林木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将林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

三、言传身教,人才培养创佳绩。

康向阳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除了要求导师的品格、学识、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条件外,爱岗位、爱学生最为重要。”

当有同学来咨询报考他的研究生时,康向阳教授总是耐心地与他们交流,让同学明白林木遗传育种的工作特点和艰苦性,尤其注意提醒学生是否是“因热爱而选择”,避免因盲目选择而“误人子弟”。对于通过复试的考生,会经常通过Email与学生沟通,并布置一些文献和专业书籍,延续学生考中的兴奋度,引导学生专业学习,促进兴趣养成。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康向阳教授一直鼓励学生能够自己选题,因为他知道兴趣产生动力。因此,康向阳教授的学生们的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大多不是课题任务,论文内容也都含有一、二个难点或创新点,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让学生有自由挥洒的空间。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积极引导同学自己完成,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训练与能力提高的过程。

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中,康向阳教授遇到过因经济或学习困难而有意退学的;遇到过因失恋而情绪变动异常剧烈的;遇到过因疾病等影响学业而思想波动的……但他因经常与学生交流,深得学生信任,每次都能从学生自己或其师兄弟处及时了解情况,从而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困难,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康向阳教授不仅注意研究生的专业引导,同时还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勤奋的工作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学风等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刻苦钻研,才能在完成学业时有条件把自己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辛勤的付出取得丰厚的汇报,截止2011年,康向阳教授共指导毕业硕士17名、博士8名,其中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四、勇挑重担,学科平台谋发展。

康向阳教授担任生物技术系主任和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等职务,是学科、学校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在学校的支持以及学科全体成员的努力下,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2003年,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实现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几代人的共同愿望;2008年,又被批准建设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2011年初,原学科负责人张志毅教授突然因病去世,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康向阳教授勇于承担起领导学科的责任,首先妥善解决了张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培养问题,使感到失去依托而人心惶惶的研究生们逐步安定下来;同时,对张老师遗留的科研课题进行了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原课题主要参加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原有课题研究工作的延续性与完整性;合理安排学科及平台日常工作,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完成了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规划,并积极引进人才,壮大学术队伍,积极谋划学科与平台长远发展。

同时,康向阳教授还积极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科技服务工作,包括担任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林木无性系育种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甘肃省永昌县林业技术顾问、山东省高唐县科技特派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留学基金委等基金评审专家和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等,在推进我国林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